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党员在岗】带着村民种“好”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0:26:00    

4月2日,位于黔南州三都自治县大河镇和平村的贵州省三都水乡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制茶设备高效运转,10余名工人各司其职,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清香。52岁的公司负责人张永,不时捧起茶叶轻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张永查看干茶品质

“三月到清明前的这段时间最忙,要抢采、抢制明前茶。”张永说,和平村家家户户都种茶,人均5亩,涵盖福云6号、安吉白茶、黄金叶等品种,从3月到11月底,都有茶可采。

张永虽生于有种茶传统的和平村,此前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将种茶作为事业。

究其原因是:种茶不挣钱。

“别人种茶都能挣钱,我们这里这么好的产茶条件,说不定也能挣钱。”2013年,在福建茶厂打工8年的张永带着经验、资金、人脉,毅然回乡创业,示范种植茶叶400余亩,开办了一家茶叶加工厂,收购村民采摘的茶青进行加工、销售,带着乡亲们种茶增收。

“你们只管种,有多少茶青我收多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永认为自己要带好头,而他给出的承诺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纷纷跟着种。

为持续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张永联合村里的种茶大户成立凉山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加入合作社,通过“企业 合作社 核心基地 农户”经营模式,带领群众通过茶叶产业发展实现就业增收。

茶叶生意越做越大,张永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成立贵州省三都水乡茶业有限公司,涵盖茶叶繁育、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为适应发展需要,还引入先进的机械生产设备,每天可加工1万余斤茶青,改变了以往人工1天只能加工4至5斤茶叶的局面。

“除了本村村民,周边很多乡镇、县区茶农采摘的茶青也都卖给我。”张永的嘴角微微上扬,告诉记者,公司已成为黔南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销售额达2700多万元。

为提升农户种植技术水平,张永还将公司作为乡土人才培训基地,与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共培养出种植能手300人、制茶能手15人。

种茶小有成效,张永的目标却不仅于此,“继续带着村民打造生态茶园,帮助村里小规模茶企发展壮大,让更多群众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蒲艳梅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