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啃“硬骨头”,实干赢民心!他是社区难题“拔钉人”
很多人喜欢把社区民警比作螺丝钉,因为他们没有侦破大案的惊险和刺激,也无缘抓捕擒凶的凛然和无畏,他们像一颗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铆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
对此,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春晖路派出所锦华社区警长张进有不同看法。他说:“我的工作也和钉子有关,但不是要做默默无闻的螺丝钉,而是要做雷厉风行的拔钉人,‘拔’的是扎在群众心中的‘铁钉’。”

资料图
从群众停车难到社区管犬难,从医患矛盾多到涉企诈骗多……这些年,一个个影响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的“铁钉”被迎难而上的张进“拔除”,他用担当诠释了初心,以实干赢得了民心。
共享车位
解决“群众停车难”
“再也不用到马路上‘打游击’了,不但容易被罚款,还特别不安全。”说起“共享停车”,秋实景苑小区群众连连竖起大拇指。这个小区由于建设早、车位少,很多群众都为停车位发愁,这也成了张进着力“拔除”的第一颗“铁钉”。
通过走访调查,张进发现该小区毗邻的重庆天安数码城是新建写字楼,有大量空置车位。“将数码城纳入分局正大力推进的共享车位改革试点。”张进第一时间萌发了这个想法。
说干就干,张进与社区干部一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共享方案,多次前往数码城物管开展沟通讨论,建议数码城将闲置车位错峰共享给附近老旧小区的群众使用,让双方互利共赢。数码城的物管方也乐见其成。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数码城提供“共享车位”350余个,在工作日晚间、周末、节假日向辖区群众错时开放,月租金仅为200元。
目前,已有几十名小区业主租赁了这个车位,物业因此新增了一笔收入,原来饱受停车难困扰的周边群众对此连连点赞:“以前还没回家就要让家人帮忙抢车位,现在花200元就能轻松停上车,多亏了我们的社区民警。”
自治公约
解决“社区管犬难”
近年来,城镇养犬人群增长迅猛,随之而来的养犬问题也困扰着群众。未佩戴嘴套、未系牵引绳、随地大小便、狂吠扰民,追逐老人儿童,甚至引发伤人事件,因养犬问题而引发的警情层出不穷,这成了张进心中第二颗必须“拔除”的“铁钉”。

资料图
“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张进一眼就看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张进开出了“社区养犬自治”这一剂良方。去年3月,由他牵头,充分征求社区、物管、群众三方意见,共同制定了《社区文明养犬自治公约》,经居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开始施行,明确细化犬链使用、嘴套佩戴、粪便清理、噪声治理等11类具体行为。
犬只管理,关键在于管人,在于遵守公约。为此,在张进的大力倡导下,辖区内多个小区都自发组建了“爱宠”劝导志愿服务队,很多群众都主动参与到养犬管理中来。志愿服务队上门鼓励犬只主人签订《文明养犬责任书》,并一对一地耐心开展宣传。
如今,在小区里文明养犬宣传提示牌随处可见,没走多远便有服务队自费购买的宠物便纸箱,方便清理犬只粪便。“养犬自治”有效营造了文明养犬的良好氛围,也从根本上扭转了养犬管理难的局面,辖区涉犬警情显著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最小单元
解决“医患矛盾多”
今年年初,一患者家属在辖区某医院门诊大厅大吵大闹,并阻拦其他患者就医,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秩序。医院最小处置单元组员30秒就到达现场,通过可视化对讲机与张进视频连线,在其指导下进行先期处置,安抚当事人情绪,防止事态扩大。5分钟后,张进到达现场组织开展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张进所管辖的社区有多家医院,医患矛盾时有发生。“这些看似小警情,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发生民转刑的大案。”张进深知及时有效处置医患矛盾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他急需“拔除”的第三颗“铁钉”。

资料图
从去年开始,张进就组织医院保安及部分年轻医护人员构建“最小处置单元”,将医院安防力量聚起来、训起来、用起来,形成“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警情处置快速机制。这些医院“最小处置单元”既有效解决基层末端处置警力不足的问题,又大幅缩短应急处置的反应时间,特别是填补了民警现场处置的空档期,真正实现医患矛盾等特殊警情的秒级反应。
最近1年时间,“守护蓝+天使白”最小处置单元处置各类医院警情60余起,调解纠纷200余件,服务群众3900余人次,辖区医院未发生一起因医患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
驻企警官
解决“涉企诈骗多”
每月首个工作日是春晖路派出所的“公安助企日”,在数码城园区警企服务点,“驻企警官”张进经常组织企业员工参加反诈骗专题讲座,重点讲解企业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种类、作案手法以及紧急补救措施,全方位提升企业员工的识诈防诈反诈能力。

资料图
前不久,园区一装饰公司财务人员陈某接到老板留言,要求其将一笔90万元的款项转给合作方。陈某以前没有给对方转过账,又想到张进在“驻企服务群”里经常发送的冒充老板诈骗财务人员的案例,便先后给老板和张进打去电话核实。
接到电话后,张进凭经验判断这很可能是一起诈骗,立即赶赴装饰公司处置,最终帮助企业及时止损90万元。
张进负责的社区地处商业繁华地段,有企业697家,涉企矛盾和犯罪行为频发,特别是电信诈骗较多,一旦被骗,涉案金额还特别大。
这成了扎在张进心中最深的一颗“钉子”。为此,他主动成为“驻企警官”,在园区设立“警企服务点”,每周都会到服务点工作半天,每月开展1次“公安助企日”服务宣传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防范提示,帮助企业疏通各种痛点难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时间,涉企诈骗大幅下降,涉企矛盾纠纷和各类案件也越来越少。园区负责人点赞道:“张警官真正将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了他自己的‘履职清单’,专啃硬骨头,能拔‘铁钉子’。”
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