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城管局直属中队:加强建筑垃圾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管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化、规范化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品质、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济南槐荫区城管局直属中队积极响应城市精细化管理号召,针对建筑垃圾开展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市民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
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各个环节权责分明,通过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从源头审批到末端处置,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严格源头把控。开工前,主动介入,联合住建等部门要求建设单位详实申报建筑垃圾的产生量、类型、预计运输时段和规划消纳场地等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申报内容真实、准确。强化运输监管。为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实时监控行驶轨迹、速度和装卸状态。联合交警开展常态化路面执法,在重点路段、时段设卡检查,严查车辆超载、超速、未密闭运输、沿途遗撒等违法违规行为。 规范消纳管理。协同相关部门对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运营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要求消纳场建立规范的台账,详细记录建筑垃圾的来源、种类、数量等信息,实现消纳过程可追溯。
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监管
槐荫区城管局进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管。并在重点路段、关键时段设置固定检查点与流动巡查组,采取定点检查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检查力度,严查车辆未密闭运输、沿途遗撒、随意倾倒等违法行为。第一季度,共出动执法人员530人次,检查运输车辆200车次,查处违规行为11起,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运输乱象。
城管进工地,普法入人心
槐荫区城管局秉承“温暖城管”的理念,积极践行“721工作法”,变末端执法为前端服务,主动作为,深入辖区建筑工地,开展建筑垃圾管理普法宣传活动,与工地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工程进度,建筑垃圾生产量及处置方式等,随后,执法人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建筑垃圾处置的规范流程,共同观看“城管e普法”视频,讲解“一案三查”、首违不罚等执法政策规定以及扬尘防治的重要性。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组织集中宣讲36次。槐荫区城管局将探索多元宣传方式,力求让“合法处置建筑垃圾”的理念深入人心。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槐荫区城管局与住建、环保、交警等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整治难题,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在重点路段、施工工地周边设立联合执法点,加大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检查力度。重点查处了驾驶员无证从事渣土运输、车辆不按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带泥上路及沿途遗撒等违规行为。槐荫区城管局将继续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不定期开展夜查、突击检查等行动,为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严格执法、落实“一案三查”制度
严格落实“一案三查,源头必罚:以处罚为原则,以不罚为特例”,强化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运输单位的监管力度。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一案三查”制度至关重要,即针对每一起建筑垃圾违规案件,不仅要查处涉事车辆,还要追溯工地源头和主管单位的责任。同时督促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严格遵守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从源头杜绝违规行为。
下一步,在日常执法过程中,一旦发现建筑垃圾违规处置案件,槐荫区城管局将安排执法人员立即展开全面调查。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大众新闻记者 孙业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