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筹集提速 多地公积金政策协同发力促安居
日前,杭州优化完善公积金提取政策,其中明确,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缴存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均可提取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用以支付首付款等购房款或偿还贷款本息。
不只是杭州,近期安徽、甘肃、贵州等省份,合肥、濮阳、桂林、厦门、大同等城市也出台公积金新政,为居民购买保障性住房提供支持。除了可以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和偿还贷款外,多地还将保障性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至15%,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
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在加速落地,青岛、广州等地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启动申购。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筹集来看,收购存量商品房是重要方式,去年至今已有多项支持政策出台,各地亦有推进动作,但实际落地的项目并不多。在受访专家看来,这背后存在收购价格撮合难度大、地方国企资金成本高以及供需错配等难点,未来相关政策还有待继续完善,保障性住房市场的供应量将持续增加。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公积金新政向保障性住房扩容
近期,多地优化公积金相关政策,将公积金提取政策适用范围拓展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新政的重要方面。
安徽、甘肃、贵州等省份对此均进行明确,在城市层面,除了杭州之外,合肥、濮阳、天津、泰州等地均提出,支持购买保障性住房提取公积金或进行公积金贷款。广州今年的住房发展年度计划中指出,要研究扩大首付提取公积金政策适用范围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积金有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一定资金保障的功能,以往公积金主要用于支持职工购买新建商品房、二手房,也涉及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如今随着保障性住房产品类型转变,各地相应出台公积金政策,支持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也合乎情理。
另外,桂林、厦门、濮阳、大同、广州、鄂尔多斯、天津等地将购买保障性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确定为15%。如3月20日,桂林提出,购买保障性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由原来的20%降至15%。
从消费端看,公积金政策是支持刚需群体购买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政策方面,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更多优惠政策或将出台,如降低购房税费、提高贷款额度等,进一步降低居民购买保障性住房的成本。
为进一步规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4月至今,合肥、成都、济南、佛山等地发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此前东莞、厦门、珠海、惠州、南宁、哈尔滨等地也发布相关文件或征求意见稿。各地管理新规中进一步明确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界定、项目和户型要求、申购条件和要求、销售价格、管理和转让要求等内容。
如近日成都印发《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保障对象为保障性住房项目所在地的户籍居民或人才,实行分区保障,不能跨区购买。申请家庭需要在成都无自有产权住房且自申请之日起前三年内无自有产权住房转移记录。配售价格按照成本加适度合理利润原则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保障性住房实行封闭管理,严禁流入商品房市场,符合具体条件可以由运营机构回购。
保障房供应量有望持续增加
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在加速落地,多地提出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新目标,比如郑州今年计划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300套,哈尔滨今年计划供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00套,成都今年将续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于7000套(间)等等。
步伐较快城市已有保障性住房项目率先进入选房阶段。如3月底,青岛进行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选房,涉及李沧区京口路项目和市北区开封路项目,配售基准价格分别为11191元/平方米和10363元/平方米,共3613套房源。4月1日,广州启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网上申购,涉及萝岗和苑、嘉翠苑两个项目共计1336套房源,配售基准价格分别为15800元/平方米、17300元/平方米,价格为同区域、同品质二手房的一半左右。
前述分析师认为,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配售进展,表明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有助于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预计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将持续增加,这将有助于缓解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提升住房资源的利用效率。
收购存量商品房是保障房筹集的重要方式,去年以来,多项相关政策已陆续出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各地在相关会议和政策文件中对此亦有部署,如近日发布的《辽宁省大力提振消费若干举措(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加大专项债对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但从实际来看,各地目前落地的项目并不多。
对此,严跃进认为,一方面,这与收购要求较高有关。目前各地的收购对象以新房为主,且需是整栋楼或完整单元等,一些已售出部分房源的项目难以满足条件。此外,收购存量房作保障房更倾向收购小户型房源,而部分待收购房源户型偏大,也增加了收购难度。
另一方面,严跃进表示,这也与这项工作推进周期比较长有关,涉及项目筛选、银行贷款、收购改造等环节,部分城市对其中某一环节的进展进行了披露,但如果地方不主动披露进展,公开的信息就会较少。
前述分析师谈道,这项工作的主要难点在于收购价格撮合难度大、地方国企资金成本高以及供需错配等问题。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支持措施出台,包括优化收购存量房的用途范围和降低资金成本。总的来说,在政策的支持下,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将持续增加,有助于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满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