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决裂与继承:新与旧的纠缠——《自由古巴》新书分享活动圆满结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5:14: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紫懿

4月5日下午14:00,学者沙青青、《自由古巴》一书译者林剑锋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一起聊聊“好望角”新书《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带现场读者了解这段奴隶制、糖产业园、殖民主义和民族革命相生相伴的历史。

活动现场,学者沙青青与译者林剑锋首先从《自由古巴》的中文版译名开始,以“自由与枷锁”“美古关系”“革命的决裂与继承”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展开对谈。

《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作者 [美]艾达·费雷尔译者 林剑锋出版日期 2024.07浙江人民出版社

沙青青说道:“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末,古巴人民为了争取独立,独立运动可以说是绵延了大半个世纪。一直在跟西班牙爆发各种各样的起义、战争,当中流血很多,死亡也很多。所以,自由这个主题,似乎跟古巴的整个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古巴历史上一种刻进DNA的东西。”

“卢梭有句经典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林剑锋分享道:“就卢梭的这句话的意义上来说,古巴人是最符合人生而自由的,那它什么时候陷入了枷锁?自然是欧洲的这些殖民者,这些西班牙人、英国人、美国人给古巴的这种人生而自由的基因套上了这些枷锁。”

提到美国与古巴的关系,沙青青讲道:“门罗主义的核心概念就是说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不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的旧势力,是不应该干预到美洲的事务当中来。这种主义的提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美国就成为了整个西半球超越其他国家的一强,他似乎要垄断整个西半球相关的国际事务,然后拥有最终的裁决权和话语权。”

林剑锋认为古巴本身的历史其实是处于失语状态的,他说:“因为我们去看古巴的历史的时候,往往通过美国的窗口。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古巴,也是因为古巴和美国之间的这些恩恩怨怨上的纠葛。然后这里我们谈到一种历史的遮蔽,或者说历史的遗忘的时候,这种遮蔽和遗忘,有的时候可能是刻意为之的。”

在古巴历史上,革命亦是无法绕开的重要一环,沙青青认为从世界史的范围来看,古巴革命的浪漫主义的色彩确实非常重。他说:“每个国家自己的革命都有浪漫主义的一面,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古巴的话,这方面的色彩尤其浓重。包括跟切格瓦拉本人的一些浪漫主义冒险,他的一些个人的特质有关,也跟古巴自由主义的结合有关。整体上,古巴确实呈现出浓重而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林剑锋随后补充道:“大家非常熟悉的切格瓦拉,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他的形象可以印在T恤上,印在一些袖标上或者徽章上。我们可以联系到恩格斯,他在一本名著当中说的就是,当革命者还在世的时候,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或者是统治者,对于革命家是恐惧的。当这些革命家去世的时候,他们反倒成为一种被解构的符号象征,在这些国家受到追捧和流行。”

活动在两位嘉宾的精彩对谈和与读者的积极互动中圆满落幕,现场读者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十分有意义,带来了更多思考。

据悉,“好望角”新书《自由古巴》于去年7月出版,是一部从哥伦布登陆至今跨越五个世纪的关于古巴及其与美国复杂关系的历史,全书不仅从新文化史和跨国史的视角,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同时还揭示了一些历史真相,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见证了这个现代国家的演变历程,并衬托出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帝国思维和强权政治。对中国读者来说,古巴同样是一面镜子,大洋彼岸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成长,会给我们带来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诸多思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