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脑梗发病率世界第一!提醒:罪魁祸首被揪出,3种蔬菜要少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02:00    

在我们生活的小区里,有一位 75 岁的刘大爷,10 年前的一场噩梦彻底改变了他和家人的生活轨迹。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刘大爷像往常一样起床活动,突然,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紧接着便一头栽倒在地。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医院,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 脑梗,而且情况十分严重,直接导致他瘫痪在床,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从那以后,刘大爷的老伴便开启了 24 小时不间断的照顾模式。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房间,老伴就得早早起身,为刘大爷准备早餐,一口一口地喂他吃;洗漱时,小心翼翼地帮他擦拭身体,每一个动作都满含着关切与无奈;上厕所更是个难题,需要老伴费力地搀扶、协助。

起初几年,老伴身体还算硬朗,虽辛苦但还能勉强应付。可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渐长,老伴明显感觉力不从心。这两年,刘大爷还因长期卧床,各种并发症接踵而至,不是肺部感染,就是泌尿系统问题。常常,老伴不是在照顾刘大爷,就是在火急火燎送他去医院的路上,身心俱疲,心力交瘁。无数个寂静的夜晚,老伴独自躺在床上,泪水无声地滑落,她满心都是对未来的迷茫,不知道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何时才能到头......

刘大爷的遭遇,其实是我国脑梗患者及其家庭困境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我国脑梗发病率犹如坐上了 “火箭”,一路攀升,令人揪心。一旦脑梗来袭,患者身体遭受重创,家属精神和体力也被严重消耗,甚至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脑梗在我国如此猖獗呢?

中国脑梗高发:与叶酸有何关联?

放眼全球,脑梗堪称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 “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得吓人。据可靠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约有 790 万人被脑梗无情夺走生命,这个数字占到了当年所有死亡原因的 9.2% 。然而,脑梗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巨大。《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研究更是让人大吃一惊,我国脑梗发病率竟飙升至 40%,在全球范围内 “登顶”,这一数据实在是触目惊心!再看看《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中的数据,我国年龄≥40 岁的人群里,脑卒中(脑梗属于脑卒中的一种)患病人数多达 1242 万,更让人担忧的是,发病人群还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脑梗盯上。

为什么我国脑梗如此高发呢?不少人猜测,这或许和叶酸缺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叶酸,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叫维生素 B9 。可别小瞧了它,在预防胎儿畸形、防治慢性肾病等方面,叶酸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风》杂志上曾有一项研究表明,适量补充叶酸对调节血压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中风发生,尤其是对于 H 型高血压(也就是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升)患者而言,补充叶酸更是至关重要。

这里不得不提到同型半胱氨酸,它的水平偏高堪称 “血管杀手”。一旦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增多,就会像个 “捣乱分子”,使血管变得又窄又硬,甚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大大增加脑梗的发病风险。《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研究数据显示,补充叶酸能让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 20%,从而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但令人遗憾的是,据调查,我国民众普遍存在叶酸摄入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高血压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偏高的情况特别普遍。反观美国,从上世纪就开始行动,强制国民补充叶酸,这一举措成效显著,美国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例大幅下降。当然,叶酸缺乏可不是导致脑梗的唯一因素,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管理不善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也都在脑梗的发病过程中 “推波助澜”。

脑梗来临: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其实,在脑梗真正降临之前,我们的身体早就开始发出 “求救信号” 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及时发现。一旦察觉到这些症状,务必立刻就医。

头晕头痛:突如其来的 “眩晕感”

想象一下,夜深人静,你正躺在床上酣睡,突然,一阵强烈的头晕袭来,脑袋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狠狠揪住,疼痛也随之而来,而且这种头晕、头痛还越来越严重。同时,你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天旋地转,看东西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可不是普通的头晕,很有可能是脑梗即将来袭的危险信号。

频繁打哈欠、流口水:大脑缺血的 “警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明明睡眠充足,可还是频繁打哈欠,整个人变得嗜睡,浑身提不起劲,感觉身体被掏空。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口水不受控制地频繁流出,并且还伴有嗜睡、头痛等症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现象,很可能是脑组织严重缺血在向你发出警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手指僵硬:血管堵塞的 “小提示”

我们的手指处于肢体末端,本身得到的供血就相对较少。一旦体内某一处血管发生堵塞,手指能接收到的血液就会更少,表现出来就是手指变得僵硬、发麻。这里要注意,这种因血管堵塞导致的手指发麻,和平时手指受到压迫后的发麻、僵硬完全不同,不管你怎么揉搓,或者休息多久,这种发麻的感觉都不会缓解。

肢体无力:脑血管堵塞的 “大麻烦”

当脑血管发生堵塞,身体会明显感觉到乏力,具体表现为运动不灵活,走路的时候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一样,四肢也软绵绵的,使不上劲。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走路时甚至会突然跌倒、晕倒,还有可能出现一侧肢体不受控制地异常抽动。这些症状,都是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背后的元凶很可能就是脑血管堵塞引发的脑梗。

饮食与脑梗:这 3 种蔬菜需谨慎

你知道吗?脑梗的发生和我们日常的饮食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蔬菜,为了健康着想,可得尽量少吃。

茴香:钠含量超标的 “血压杀手”

走进菜市场,茴香那独特的气味很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但你可能不知道,茴香里的钠含量高得惊人。每 100 克茴香中,钠含量大约就有 186 毫克。如果摄入过多茴香,身体里的钠元素就会严重过剩,这对血压的控制极为不利。尤其是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的朋友,更要对茴香敬而远之,多吃一口,血压可能就多一分危险。

茄子:吸油含盐的 “血管隐患”

茄子,这种在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形状圆润可爱。但它疏松多孔的独特结构,让它在烹饪过程中就像个 “吸油小能手”,会吸收大量油脂。再加上制作时往往还会加入不少酱油,一盘酱烧茄子,含盐量差不多能达到 5 克,油脂更是超过 30 克,和油炸食品不相上下。长期吃这种高盐高脂的茄子菜品,就像给血管里慢慢堆积垃圾,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为脑梗埋下隐患。

茼蒿:钠含量不低的 “血压威胁”

茼蒿,有着清新的口感,深受不少人喜爱。但它也有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钠含量不低。每 100 克茼蒿中,钠含量约为 161 毫克。对于那些需要严格控制血压的人来说,茼蒿可不能多吃。就算是健康的普通人,吃了茼蒿之后,也要记得适量减少其他食物中的盐分摄入,避免钠摄入过量影响血压。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