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开源人才评价机制发布 已有20所知名高校参与试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8:29:00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昨天(18日)在北京发布国内首个开源人才评价机制,这标志着我国开源软件人才培养迈入标准化、制度化新阶段。
开源就是开放软件的源代码,在遵守许可协议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修改甚至再发布源代码。

目前,全球97%的软件开发者和99%的企业都在使用开源软件。这次发布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了包括代码贡献、文档维护、社区运营、项目孵化等多维度开源贡献量化的评价模型,同时配套开源项目匹配平台、贡献追踪工具链和认证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熊继军:建立开源人才评价体系,将开源贡献体现在教师的升职考核和就业推免等工作中,鼓励将开源纳入学校的通识教育体系。
目前共有5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单位和20家知名高校加入开源人才评价机制试点工作组,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高校绩效考核、奖学金评定、推免升学等环节。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 程晓明:我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也在吸引一些国外的项目共同去打造一个全世界的开源氛围和平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目前,我国软件开发者已突破940万,开源参与者数量全球第二、增速全球最快。

(总台央视记者 孙蓟潍 郝毅杰 王颖)
责任编辑:尹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