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主播说节气》——清明
春雨交至,天地清明。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中国网教育频道连续推出校园文化栏目《主播说节气》清明篇正式上线,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学生张茗睿作为小主持人,以青少年视角解读传统节气文化,传递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节目聚焦从自然到人文的清明多维解读,新一期《主播说节气》以“清明”为主题,通过节气与物候、习俗与情感、诗词与哲思三大板块展现这一节气的独特魅力。
节目结合古籍记载与科学观察,解析清明“三候”——“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展现自然界阳气渐盛、春意盎然的变化。小主持人张茗睿通过解读,带领观众感受“梨花风起正清明”的诗意景致。
节目深入探讨清明兼具“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既有祭扫追思的庄重,也有踏青插柳的生机。通过小主播的讲解,还原了古代“墓祭”礼俗的演变,以及编柳戴柳的传统技艺,传递“慎终追远”与“珍惜当下”的文化平衡。
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哀婉,到程颢“况是清明好天气”的豁达,节目以经典诗词为载体,剖析古人面对生死与自然的哲思,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教育的内涵。
清明,既是缅怀的时节,也是生长的起点。《主播说节气》用青春之声架起古今桥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二十四节气科普:
4月4日,星期五,农历三月初七,是中国传统24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清明。
春雨淅淅沥沥,洗去黯淡。清明凄凄切切,满怀思绪。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清明,桃李笑,草木柔。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人们常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气温逐渐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满街杨柳绿丝烟”“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此时,阳光明媚,柳绿桃红,百鸟啼鸣,生机无限。
清明节,即是节气也是节日!在古时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在这个时节,白桐花开,清香宜人。二候田鼠化为鹌,意思是田鼠不忍烈阳炙热,躲进了地下的洞穴中。三候,虹始见,意思是清明节之后雨水增多,就能看见彩虹了。
清明正处生气旺盛的时节,也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习俗十分丰富。在传统文化中,这是一个纪念祖先、慎终追远的特定日子,因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并伴以植树等活动,传递着饮水思源、敬畏感恩的情感,也表达着亲近自然展望未来的意义。
清明节的美食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明粿。清明粿是一种传统的糕点,用糯米粉加上豆沙或者红枣馅料制成。它的形状有圆形、方形和月牙形等,寓意着人们对于祖先的思念和怀念。另外,清明节还会食用青团、花卷、青饼等传统面食,这些食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活的开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既是对万物生长的期待,亦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愿故人安好,愿国泰民安。
【来源/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